PRODUCT CLASSIFICATION
產品分類高溫實驗室箱式爐在使用時需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,涵蓋設備檢查、個人防護、操作規范、電氣安全及應急處理等多個方面,具體注意事項如下:
一、設備檢查與準備
外觀與部件檢查
使用前需檢查爐體、爐門、加熱元件(如硅碳棒、硅鉬棒)、溫控系統及電源線是否完好,確保無裂紋、變形或損壞。
清潔爐膛內部,避免殘留物影響實驗結果或引發安全隱患。
檢查熱電偶位置是否正確,確保溫度測量準確。
環境與通風要求
實驗室應保持通風良好,安裝有效通風系統,防止高溫氣體或有害氣體積聚。
避免在潮濕、存在導電塵埃、爆炸性氣體或腐蝕性氣體的環境中使用設備。
確保設備周圍無易燃物,與易燃物保持至少1米距離。
電源與接地檢查
檢查電源電壓是否與設備額定電壓相符,避免電壓波動導致設備損壞。
確保設備可靠接地,接地電阻≤4Ω,防止漏電風險。
配置專用插座、開關及熔斷器,嚴禁使用接線板供電。
二、個人防護裝備
基礎防護
操作時必須佩戴耐高溫手套(能抵御1000℃以上熱量)、防護面罩、長袖實驗服及防滑鞋,防止燙傷或化學品濺到皮膚和眼睛。
禁止穿短袖或化纖衣物,避免易燃材質引發危險。
專項防護
處理揮發性或腐蝕性樣品時,需使用密封容器,并佩戴防毒面具或呼吸器。
取放高溫樣品時,使用長柄工具(如坩堝鉗),避免身體靠近爐口。
三、操作規范
樣品放置與取樣
樣品需放入耐高溫坩堝(如氧化鋁、剛玉)或托盤中,避免直接接觸加熱元件。
禁止放入易燃易爆物(如有機溶劑、金屬鈉)、強腐蝕性物質(如濃硫酸、氫氟酸)或含揮發性成分的樣品。
取樣時需待爐溫降至100℃以下再開門,防止熱沖擊導致爐膛損壞或燙傷。
溫度控制與監控
嚴禁超過設備額定溫度(如1700℃爐型最高溫度為1700℃),避免設備損壞或實驗失敗。
升溫速率建議≤10℃/min,防止熱應力損傷爐膛;降溫時需自然冷卻至200℃以下再開爐,避免急冷導致炸裂。
實時監控溫度曲線和設備運行狀態,發現異常立即停機。
爐門操作安全
優先選擇180度軸向側開爐門,避免正面開門時高溫氣體噴出。
運行前確保爐門閉合,彈簧鎖或卡扣鎖緊,防止熱量散失。
避免頻繁開關爐門,縮短開門時間(每次不超過1分鐘)。